严重失信人员是指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因违反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被认定为失信行为严重,并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或单位 。
这类人员或单位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和政策限制。
1.法律后果:严重失信人员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例如,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但拒不执行的,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
2. 政策规定:严重失信人员的认定标准通常由法律、行政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确定 。
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这些人员或单位将面临多种限制,包括但不限于:
• 限制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购买不动产、旅游度假等 。
• 限制在特定行业或项目中的活动。
• 限制出境、炒股、购买不动产等。
• 加强日常监管检查,提高监管力度 。
• 在政府资金项目申请、财政支持等方面予以限制 。
3. 信用修复:失信人员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可以申请信用修复,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 。信用修复的条件和程序由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
4. 社会影响: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或单位,其失信信息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如法院公告栏、网络、电视等,这会对个人的名誉和社会信任造成严重影响 。
综上所述,严重失信人员将面临法律、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后果,这些后果旨在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提高司法和行政公信力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3042789621
邮件:616289726@qq.com
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庞公街道闸口二路庞公新苑2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