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修复】药械产品被撤网怎么办?主动信用修复! 高效快速恢复信用动态!
随着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逐步落地,近年来已经有多家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被纳入“失信名单”并施以限制挂网、限制采购等惩戒措施。
不过,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也鼓励企业在被纳入“失信名单”后进行信用修复,合规经营,以获得重新参与采购、挂网的机会。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0版)》(以下简称“《操作规范》”)。除了一般的信用评级外,《操作规范》也规定了企业在列入失信后可以进行信用修复。信用修复方式分别为自动修复和主动修复。
自动修复
失信行为时间超过3年的,失信信息保留但不再作为信用评级依据。(不同评价事项的失信起算时点可参考《操作规范》第7章)
主动修复(部分属于必备措施,视情况不同决定)
- 对涉案员工、委托代理企业采取法律和合同框架内的规范措施,直至解除雇佣(同前)、委托代理关系。
- 公开发布致歉声明消除不良影响。
- 提交合规整改报告接受合规检查。
- 按照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原则,主动剔除涉案产品价格中的虚高空间。
- 主动退回不合理价款。(主动退回金额不少于不合理价款的80%)
- 公益性捐赠不合理价款(公益捐赠性金额不少于不合理价款的80%、捐赠的对象应当是国内合法注册的省级及省级以上慈善组织或基金会)
- 有效指证失信行为的实际控制主体。(例如指证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原因来自于上游或其他第三方)
具体违规事项修复措施可参考国家医保局制定的《主动修复信用措施和裁量基准对应关系表》
